伊犁
切换分站
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伊犁贝壳58房产网 > 伊犁热点资讯 > 伊犁房产资讯 >  数学教育的历史,数学史的发展历程是怎么的?

数学教育的历史,数学史的发展历程是怎么的?

发表时间:2023-05-14 13:04:08  来源:资讯  浏览:次   【】【】【
数学史的发展历程是怎么的?       说下早期数学史的一些基本情况吧:      以下正文:(耐心看完,你会收货很多)      一、早期数学发展简史      如同语言和艺术一.

数学教育的历史

数学史的发展历程是怎么的?

      说下早期数学史的一些基本情况吧:

      以下正文:(耐心看完,你会收货很多)

      一、早期数学发展简史

      如同语言和艺术一样,数学的史前起源也无从考证。只能说,人类的智慧是从计数开始的,数字的出现就意味着数学的起源。人类文明的历史有多长,数学的发展历程就有多长。

      数学中最基础的就是计数和识数了。计数和识数,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几乎是本能,但对远古的人类来说,则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几百万年前,原始人在漫长的生存和生活中,由于智力不断地进化,才慢慢地产生了“数”的思想。最早与数有关的概念就是“有”“无”,之后才是“多”和“少”。

      今天,一个学龄前的孩子都知道5比3大,但是原始人几乎没有数的概念,甚至也不需要识数。对于原始人来说,除了1和2这样的数字,更多的数可能难以理解。

      例如著名物理学家伽莫夫在他的《从一到无穷大》一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两个酋长打赌,谁说的数字大谁就赢了。结果一个酋长说了3,另一个想了半天说:“你赢了。”因为在原始部落,物资贫乏,所以没有大数字的概念,通常超过3个,就笼统地称为“许多”;至于5和6哪个更多,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意义。

      当然,不止原始人类如此,有些动物也表现出了对数字的基本感觉。例如,抱走母猫6只幼崽中的2只,它对此并无异议;但是如果抱走3只,它就明显地烦躁了起来。猫在算术上的发展与亚马孙河流域的一个土著部落相当:他们可以数到2,但对于所有更大的数字就不大清楚了,只能说成“许多”。

      在经过漫长的发展之后,随着现代智人部族人数的增加,他们之间开始密切配合,因此,需要通过计数数清数量。由于没有数字,他们就必须借助工具,最直接的计数工具是人的10根手指。当数目超过10之后,可以再把脚趾用上,玛雅人就是这么做的。在历史上,其他部落应该也采用过这种方法。但是,当数量更大时,手指加脚趾已经不够用,就需要发明新的工具了,比如在兽骨上刻横道。

      在非洲南部的斯威士兰发现的40000多年前的列彭波骨(Lebombobone),以及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发现的约20000年前的伊尚戈骨头(Ishangobone),上面都有很多整齐而深深的刻痕,它们被认为是最早的计数工具。

      但是,如今我们无从得知,最初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又是谁第一个意识到掌握数字和形状的概念对于文明生活而言,就如同掌握语言一样重要。

      不过,一般认为,人类最早的记数符号产生于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在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即巴比伦,包括苏美尔和阿卡德),当历史记录开始时,就已经有了远远超过原始文化阶段的数字与形状;但即使在这里,主要的时间问题还是存在争议:对于埃及来说,这个年代是公元前4241年(误差约200年);对于美索不达米亚,则大约是公元前5700年。两者都取自最早的历法计算,每个都或多或少地得到了天文学证据的佐证。

      埃及人和美索不达米亚人的文明基础都是农业。在农业经济中,一套可靠的日历是必需品。使用日历意味着在天文学和算术的准确度方面远远超过了神话和偶然观察的器材所能达到的水准,而且绝不可能仅仅来自一年的观察。对于季节的周期性变化和天空方面的联系,那些从来没有被迫从事农业活动的原始人类只有最模糊的认识。

      到了公元前5700年,闪米特巴比伦人的苏美尔人祖先将春分点作为他们一年的开始。1000年以后,一年的第一个月以金牛座命名;在公元前4700年前后,太阳在春分点位于金牛座。因此,美索不达米亚的居民肯定拥有可操作的基础算术知识。

      当然,早期时候的人类还只会做一些简单的计数工作,思维上还未有抽象的基本概念。

      由于计数是一种带有本能特点的技术,而数字则是抽象的概念,这两者之间需要一个巨大的跳跃。但是,历史的发展又是连续的,因此,它们之间一定存在着一种或者多种的中间状态,这些中间状态的计数方式被称为tallymarks,翻译成中文就是“计数符号”。它们半直观、半抽象,如中国人统计数字时使用的画“正”字,欧洲的英语系家(包括美国和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使用的四整杠加一横杠的1-5计数法,以及拉丁语系国家用的“口”字形1-5计数法,都属于“计数符号”。(如下图所示)

      计数符号的问题在于记录大数字时需要重复画很多符号,比如用“正”字统计选举结果,候选人如果得了50票,就得画10个“正”字,这当然很不方便。比较简洁的方法是数字和进制相结合,就像我们今天使用十进制以及10个阿拉伯数字一样。抽象的数字和进制的发明是人类科学史上的第一次重大发明,它们折射出人类在科学上的两个重要成就。

      第一,用抽象的符号代表一种含义,即一个特定的数量。当然,早期的数字依然不能完全脱离象形的特点,如汉字中的一、二、三等便是如此。

      第二,无论是美索不达米亚、古代中国还是古代印度,在设计数字的写法时都使用了同一种技术——信息编码。这种技术今天在所有的信息技术产品中都有体现,甚至深入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在社交网络上的昵称、宠物的绰号,都是信息编码。信息编码的本质是将自然界中的实体和我们大脑中的一个概念或者符号一一对应起来。这种被抽象出的概念或者符号要被一个部落或者族群认可,才能成为他们之间信息传输的载体。

      进制的出现,表明人类对乘法以及数量单位有了简单的认识。20000多年前的人只能将实物数量和刻度上的数量简单对应,但是有了进制之后,人们懂得了用大一位的数字(比如,10、20或者60)代替很多小的数字。当然,这种计数方式能准确表示真实数量的前提是需要懂得乘法,即2×10=20,或者3×60=180等。

      至于数字和进制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依然还是个迷。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的数字以及相应的进制是66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的六十进制和6100年前古埃及的十进制。不过,美索不达米亚的六十进制,实际上是十进制和六十进制的混合物。

      十进制的出现是一件很容易理解的事情,因为我们人类长着10根手指,用十进制最为方便,于是有了10、100、1000等等。例如亚里士多德就称人类普遍使用十进制,只不过是绝大多数人生来就有10根手指这样一个解剖学事实的结果而已。

      如果我们人类长了12根指头,那今天我们用的可能就是十二进制了,对12、144(12的平方)、1728(12的立方)等数字就会比对10的整数次方更亲切。

      实际上,在古代世界独立开发的有文字的记数体系中,除了巴比伦文明的楔形数字为60进制,玛雅数字为20进制外,几乎全部为十进制。只不过,这些十进制记数体系并不是按位计算的。

      当然,人类历史上也出现过很其他进制,但是它们因为使用不方便,要么消失了,要么今天虽然存在却很少使用。比如我们刚才提到的玛雅文明就使用二十进制,显然是把手指和脚趾一起使用了,它实际上又把20分成了4组,每组5个数字,正好和四肢以及上面的手指头和脚趾头对应。

      但是二十进制实在不方便,想一想,背乘法口诀表要从1×1一直背到19×19(共361个)是多么痛苦的事情,所以如果采用这种进制,数学是难以发展起来的。

      二十进制在很多文明中曾经和十进制混用,比如在英语里会使用score这个词衡量年代,它代表20,这在《圣经》中,林肯和马丁·路德·金等人的演讲中都可见到,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用法已经不见了。

      既然二十进制已经很麻烦了,为什么美索不达米亚人还要采用六十进制呢?一般认为,当人类有了多余的物品需要清点时,便有了准确的计数。但是,数字和进制的产生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计算日期和时间。当农业开始之后,人类就要找到每年最合适的播种和收获时间。如果今年在春分前后播种,庄稼长势良好,大家会希望明年还在同一时期播种,那么就需要知道一年有多少天。由于一年是365天多点,和它接近的整数是360,因此,把一个圆分为360度就是很合理的事情。当我们从地球上观测太阳和月亮,因为它们距地球的距离与实际直径之比非常接近,所以它们的张角(视直径)在我们眼中恰好相同,都是0.5度(正好为一度角的1/2),因此有利于天文观察和计算当然,直接用360作为进制单位太大,更好的办法是用一个月的时间30天或者30天的两倍60天作为进制单位。

      为什么美索不达米亚人选择了60而不是30?没有人知道。唯一比较合理的解释是,60是100以内约数最多的整数,它可以被1、2、3、4、5、6、10、12、15、20、30和60整除,便于平均分配。由于美索不达米亚采用了六十进制,我们学习几何时计量角度,或者学习物理时度量时间,都不得不采用它。

      另外,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在衡量重量时都使用过十六进制,比如中国过去一斤是16两,英制一磅是16盎司,这是采用天平二分称重的结果(人类在发明秤之前先发明了大平),因为16正好是2的四次方。在英制中,价格也曾采用二分的方法,因为过去价格是用二分衡量贵重金属的重量。直到2000年前后,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的报价依然采用一美元的1/2、1/4、1/8和1/16,极不方便。后来才采用纳斯达克的以美分为最小单位的报价方法。

      有了数字和进制,就能用少量符号代表无限的数目。人类文明发展到这个阶段,就有了抽象概念的能力。在此基础上,算术乃至后来整个数学和自然科学开始建立。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的计数系统中最好的也是大家普遍采用的,是源于古印度的阿拉伯数字系统。其最大的优点是发明了数字“0”。于是,个、十、百、千、万的进位变得非常容易。

      二、阿拉伯数字与“0”的由来

      关于数字的由来,相必大家已经知道了,它是古代印度人在生产和实践中逐步创造出来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时的这些数字中并不包括0。数字0的由来,是1-9这9个数被发明了很久之后,才被创造出来的。

      大约在公元前3000多年,印度河流域居民的数字就比较先进了,而且采用了十进位的计算方法。但是,到公元前3世纪,印度才出现整套的数字,而且在各地区的写法并不完全一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婆罗门式:这一组数字在当时是比较常用的。它的特点是从“1”到“9”每个数都有专字。现代数字就是由这一组数字演化而来。在这一组数字中,还没有出现“0”(零)的符号。

      通常认为,零这个具有伟大实际意义的发明应归功于印度人;但是零是由印度人还是巴比伦人第一个发明的现在还存在争议。如果巴比伦人首先做出了这个发明——似乎非常可能,那么零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说明数学概念可以在不同的文化中有相互独立的起源。零也出现在另外一个天才民族——中美洲的玛雅人的算术中。他们使用20作为基数,也有一个位值系统。玛雅的记数法出现于公元200—600年间,他们的历法周期回溯到公元前3373年,当然,这并不说玛雅人在那么早的时期就已经有了文明。

      但是,不管怎么说,在公元4世纪完成的数学著作《太阳手册》中,印度人还是独立的使用了“0”的符号,虽然当时还只是一个实心小圆点“·”。之后,小圆点才演化成小圆圈“0”。也就是说,“0”这个数字,在印度,是到了笈多王朝(公元320—550年)时期才出现的。

      “0”的出现是数学史上一大创造。用圆圈表示零,是数学史的一大发明。但是,一般人不知道的是,它的起源其实也深受佛教大乘空宗的影响。

      大乘空宗,是佛教的一个宗派,流行于公元3至6世纪的古代印度。恰好正是在它流行的后期,在印度就产生了新的整数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规定出十个数字的符号。以前计算到数字满十时,便在空格的位置上加上一点,用“.”表示,据说,就是这时候发明了“0”来代替的。

      “0”的梵文名称为Sunya,汉语音译为“舜若”,意译为“空”。0乘以任何一个数,都使这个数变成0。大乘空宗由印度龙树及其弟子提婆所创立,强调“一切皆空”。0的这一特殊就反映了“一切皆空”这一命题所留下的痕迹。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也是解析几何中笛卡儿坐标轴上的原点。没有0也就没有原点,也就没有了坐标系,几何学大厦就会分崩离析。这种认识,同样有可能受了大乘空宗的启发。

      大乘空宗的“空”,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做是原点,是佛教认识万事万物的根本出发点。大乘空宗认为,无论是正面的天堂还是反面的地狱,不管是天神或是魔鬼,都不免入相,脱离不了轮回之苦。天神享尽福报,照样会堕入畜生道或饿鬼道,也有可能走向自己对立面而成为魔。大乘佛教说“空”说“有”,都强调不可执著。这种说法与0的特殊性在数学的上表述,在哲学上有其相同之处。

      出土于巴基斯坦的古印度《巴克沙利手稿》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包括0的“真正的”十进制系统,但它的具体时间有争议。

      到了公元7世纪中叶,印度的记数法开始向西方传播,首先传到斯里兰卡、缅甸、柬埔寨等印度的近邻国家。

      之后,公元7到8世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帝国开始崛起。阿拉伯帝国在向四周扩张的同时,阿拉伯人也在广泛汲取古代希腊、罗马、印度等国的先进文化,大量翻译这些国家的科学著作。

      公元771年,印度的一位旅行家毛卡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首都巴格达。毛卡把随身携带的一部印度天文学著作《西德罕塔》,献给了当时的哈里发(国王)曼苏尔。曼苏尔十分珍爱这部书,下令翻译家将它译为阿拉伯文,并将译本取名为《信德欣德》。这部著作中应用了大量的印度数字。由此,印度数字便被阿拉伯人吸收和采纳。这样,古印度的数字于公元8世纪末就传入了阿拉伯国家。

      此后,阿拉伯人逐渐放弃了他们原来作为计算符号的28个字母,而广泛采用了印度数字,并且在实践中还对印度数字加以修改完善,使之更便于书写。

      阿拉伯人掌握了印度数字后,很快又把它介绍给欧洲人。

      当时中世纪的欧洲人,在计数时使用的是冗长的罗马数字,十分不方便。因此,简单而明了的印度数字一传到欧洲,就受到欧洲人的欢迎。可是,开始时印度数字取代罗马数字,却遭到了罗马教皇的强烈反对,因为这是来自“异教徒”的知识。但实践证明,印度数字是远远优于罗马数字的。

      之后,到了公元1202年,意大利出版了一本重要的数学书籍《计算之书》,由于书中广泛使用了由阿拉伯人改进的印度数字,它才标志着新数字在欧洲使用的开始。

      随着岁月的推移,到了14世纪,中国印刷术传到欧洲,更加速了印度数字在欧洲的推广与应用。印度数字就逐渐为全欧洲人所采用。西方人虽然接受了经阿拉伯传来的印度数字,但他们当时忽视了古代印度人,而只认为是阿拉伯人的功绩,因而称其为阿拉伯数字,这个错误的称呼一直流传至今。

      三、古埃及数学成就

      古埃及人的数学知识主要包括算术、代数和几何三个方面。这三方面的数学成就,是古埃及人对人类文明做出的重要贡献。

      古埃及使用数字的直接证据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在阿拜多斯墓葬中发现的象牙标签,这些标签可能被用于记录陪葬品,有些标有数字。

      同一时期,一批数学先驱也发明或者参与推动发展了数学的两大魔咒,它们将持续地扰乱那些不谙科学头脑的人,这两大魔咒就是命理学(数字神秘主义)和占星术。至于占星术和天文学孰先孰后,这是一个尚无定论的问题。但某种形式的算术肯定出现于命理学之前。

      埃及早期的历史记录,相对更加详尽一些。埃及年代学者认定,公元前4241年是历史上最早的准确年代,亦即埃及历被采用的那一年。埃及历包括12个月,每个月30天,另外加上5天庆祝日,凑足365天,这一年代也受到天文学证据的支持,这一证据将天狗星索提斯(Sothis),也就是我们的天狼星——偕日升的日期与尼罗河每年一度泛滥的日期联系起来,在这里,发展天文学从而也发展算术学的推动力又是农业的需要,当然,也不完全排除可能是出于占星术的需要。

      埃及的算术,甚至更直截了当地表现出了它更加费力的经验起源。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埃及人就能够轻松掌握的数字就已经上至几十万。在这个早期时代,他们的象形文字做出了记录:他们有一次捕获了120000名俘虏,400000头牛和1422000只山羊。这一记录就是出现在埃及著名的第一位法老——那尔迈的权杖上。当然,最后的这个数字,可能只不过是征服者诗意放飞的想象,因为即使在今天,要想在胜利和庆祝的短暂间隔时间内,点清那么多的羊,也必须要得到国家人口普查局的专家们帮助才行。

      虽然古埃及人的一些数字,可能只是一种热情夸张的表示,不过至少却表明,公元前3000多年的埃及人已经完全克服了原始人类的那种对于勇敢想象数字的无力感。只有通过比较今天已经远远超越了野蛮人阶段的一些民族在算术方面的落后,还有如后所述的希腊人的情况,才有可能正确评价这一进步的意义。

      埃及第12王朝(约公元前1990~1800年)的卡洪纸草卷和柏林纸草卷等文献,可以说是史上最早的数学文献。这些纸草文献最早发现于1752年。

      1877年在埃及的法尤姆发现大量纸草后,纸草学才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诞生,开始了专门收集、翻译和研究纸草文献的工作。

      不过,现存的古埃及数学文献并不是很多,我们目前对埃及古代数学的了解主要来自中王国时代(包括第11—12王朝,约公元前2133—前1786年)的另两部纸草文献:《莫斯科纸草书》(TheMoscowPapyrus)和《莱茵德纸草书》(TheRhindPapyrus)。另外,还有一些较晚期的零散文献。

      《莫斯科纸草书》成书于公元前1850年前后,它是埃及最古老的一部数学纸草卷。

      这部纸草卷,在1893年为俄国学者戈列尼雪夫(V.S.Golenischefff,1856~1947)所得,并做过认真研究,1912年又归莫斯科美术馆所有,故称《莫斯科纸草书》。这部纸草卷长544厘米,宽8厘米,至今保存完好,内容主要是数学问题和解答,共收有25个题。《莫斯科纸草书》的一些算题中,有一道是计算正方形底边的截锥体的体积(即截锥金字塔的体积),这样的算题,在其他的古代数学文献中是没有的。

      《莱茵德纸草书》是公元前1650年前后希克索斯人统治埃及时期的纸草文献,1858年为英国古物学家亚历山大·亨利·莱茵德(HerryRhind,1833~1863)所发现,故名《莱茵德纸草书》,现存大英博物馆。

      《莱茵德纸草书》的篇幅和《莫斯科纸草书》相差无几,也是一部544厘米的长条纸草卷,作者是一个叫阿默士(Ahmes)的僧侣书写员。他从一份更早的著作中,将一份文件抄录在《莱因德纸草书》上。这部纸草书收有85个数学问题和解答,内容涉及到财政支出等问题,并带有标题。在标题中,作者把数学评论为“获得一切奥秘的指南”。由此可见,古埃及人对数学是很重视的。《莱茵德纸草书》的算题是从分数开始的,在全部例题中都采用了分数,因此,它可能是一部关于分数的论著。

      保存下来的其他古埃及数学文献,所阐述的计算法则与《莫斯科纸草书》和《莱茵德纸草书》里的记载大致相同,但它们的学术价值远不及上述两种纸草书文献。不过,古代埃及的数学文献基本上是给文书人员参考用的手册,用一些实例教他们怎样执行日常事务方面的计算工作,并不是讨论任何理论上的问题。

      从《莫斯科纸草书》和《莱茵德纸草书》中可知古埃及人已采用10进位的象形符号。

      埃及数目的写法,从1至10,以及100、1000、10000、100000、1000000均有不同的象形文符号,惟独没有表示0的符号。

      这些象形文字表示的数也十分有趣:数字1是用一竖表示,许多竖则表示个位数;一段绳子表示10;一卷绳子表示100;沼池里的荷花表示1000;手指表示10000;用蝌蚪代表100000,因为蝌蚪能大量繁殖,取其众多之意;举起双手的人,则表示为巨大或永恒的符号,代表1000000。

      与众不同的长度单位是埃及数学形式的显著特色。这些单位是手指、手掌、脚掌和肘,埃及数学家便在这些单位之间,规定了一定的相互关系。1至1000000之间的数,是根据排在一起的上述基本数学符号相加的原则组成。这种书写数字的方法十分繁琐,表达一个较大的数目,就必须把相应的数学符号多次重复加在一起。如表示375这个数,就需要将一卷绳子的形象符号(百位数)重复写3次,一段绳子的符号(十位数)重复写7次,一竖的符号(个位数)重复写5次。

      虽然埃及人基本上使用的是十进制记数,不过,却没有位值。公元前1650年的算术,能够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并将其应用到许多关于这些运算的特别简单的问题上面。

      有关分数,以一种特别的符号表示;其他的分数,则以1/n形式的分数之和的形式表达,其中n是整数。

      1.计数和计算

      在算术的四则运算中,古埃及人实际上只是通过加法来完成的,减法是倒数,乘法则是转化成加减法步骤来进行运算的。在做乘法时,只是把乘数和被乘数一次次地相加,直到约数为止。以13ⅹ23为例,其运算式如下:

      把左行的乘数从1开始加位下去,直到把乘数加到13为止。

      怎么加呢?

      把前面标以“/”斜记号的数字1,4,8加在一起,即1+4+8=13,然后把右行相对应的被乘数加在一起,也就是23+92+184,这样,得到的结果上299,即13x23=299。

      除法运算是乘法的逆运算,我们以77÷7为例,其运算式如下:

      将右行的除数7加倍,在能把除数加到等于被除数77时为止(7+14+56)。然后在左行相对应的数前标为“/”记号,并把它们加在一起(1+2+8),得到的结果是11,即为商,所以77÷7=11。这样看来,77除以7就是找出几个7相加等于77。由此可知,古埃及人使用的是简单的算术,而非比较高深的数学,并且他们使用的算术只限于加法和减法,乘法和除法实际上是利用加减来完成的。对古埃及人来说,四则运算都可以化为记数形式,这种运算方法虽然比较缓慢,但无须记忆,运算起来还是很简单的。

      2.分数

      在所有古代文明的数学体系中,古埃及有关分数的数学体系恐怕是最具特色的。

      古埃及人很早就有计算分数的方法,但比较复杂。在除法运算中,如果被除数除不尽,就得使用分数,分数的运算也是利用加减法进行的。

      阿默士纸草书显示,古埃及人使用分数的方式非常有趣。他们的操作方法与我们的方法截然不同。

      因为分数对这于古代人来说,是非常困难的问题,所以,他们通常避免同时改变分子和分母。

      在处理分数时,古巴比伦人保持分母(60)不变。类似地,古罗马人也保持分母不变,且等于12。而埃及人和希腊人则保持分子不变,分母可变。

      古埃及人的分数,除2/3外,再也没有分数的分子大于1,即其他所有的分数都是以1为分子,以总数为分母,即“单位分数”(后人称之为埃及分数)。在进行分数运算时,把所有的分数都拆成“单位分数”(即分子为1的分数),再取和求出。

      例如,在所有大于0的真分数中,都只能是用若干个不同的单位分数之和来表示的。

      这也就是说,古埃及人绝不会说“2/3的土地被洪水淹没了”,而是说“1/2+1/6的土地被洪水淹没了”,古埃及人用这种奇怪的分数表达方法,建立了一套独特的数学体系。

      那所有的分数,都可以用若干个不同的单位分数之和表示出来吗?没错。例如,

      1/2=1/6+1/3,

      3/5=1/3+1/5+1/15,

      4/13=1/4+1/8+1/468,等等。

      总之,没有什么分数,是古埃及人表示不出来的(牛!X﹏X)。

      从《莱茵德纸草书》这份文件中可以看出,除法要通过这些“单位分数”进行,其技巧是把m/n(此处m>1)表达为单位分数之和。

      埃及人最早是怎样得出这样令人好奇的解法的,似乎已无法知道了。它们或许代表了那些千百年来仔细保藏在表格上留待将来使用的古老经验,就像我们今天保留对数表那样。

      阿默士进一步写下了一系列2/n的变换,其中n是5到101之间的所有奇数。他们可以通过连续使用1/x+1/y=1/n的正整数解的方法来获得这些答案。可是,要知道,当时就出现了这种约数个数定理的做法,其可能性是极小的。

      毕竟最早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至少怎么也得要到500年以后的中国商朝时期(我国真正有文字记载的开始)才被人发现,至于更严格的证明,起码也是千年之后的事情了。而且,早期的人类数学,更是要到公元前几个世纪的阿基米德和欧几里得时代才会有大的发展。因此,对于这种疑惑,不少人还是提出了许多其他猜测,但还是没有得到有关这方面问题的大部分学者的认可。

      阿默士还提到了一个等比数列,其中包含数字7、49、343、2401、16807。

      在这些7的幂旁边有这样一些词汇画:猫、老鼠、大麦、麦粒。

      这些神秘的数字有什么含义?

      3000年后,中世纪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在考虑这个问题时,在他的《算盘之书》中给出了如下问题:

      有7名老妇人去往罗马,每位妇人有7头骡子,每头骡子担着7个口袋,每只口袋里装着7个面包,每个面包附有7把餐刀,每把餐刀有7只刀鞘,则刀鞘有多少只?

      而《数学史讲义》的作者莫里茨·康托尔也如此解读阿默士之谜:

      有7个人,每人有7只猫,每只猫吃7只老鼠,每只老鼠吃7根大麦穗,从每根大麦穗中可以长出7颗大麦粒。一共有多少人、猫、老鼠、麦穗和麦粒?

      阿默士给出的这一等比数列的和为19607。因此,我们可以说阿默士纸草书既揭示了等差数列的知识,又介绍了等比数列的知识。

      至于表示分数的符号,是在解决有关食物和其他物品分配时产生的。

      埃及的单位分数有1/2、1/4、1/8、1/16、1/32、1/64;每个分数都有自己的名称,它们的分数符号来源于荷鲁斯和塞特的神话传说。

      根据这则神话,荷鲁斯是远古时代埃及国王奥西里斯的儿子。奥西里斯在位时,教人民耕种,使人民幸福,因而受到人民的爱戴。但他的兄弟塞特对他产生嫉妒之心,设毒计将他杀死,并且还碎了尸(扎心),其妻伊西斯历经千辛万苦,收拢奥西里斯的碎尸并在其感应下怀孕,生子荷鲁斯,他长大后为父报仇,打败塞特。

      最后,经孟菲斯城的普塔神召集九神会裁决,使奥西里斯复活,成为阴间国王,主持审判死者灵魂;荷鲁斯则被加冕为上下埃及之王。传说荷鲁斯的形象为鹰头人身,他的左眼是月亮,右眼是太阳。荷鲁斯与塞特之间曾发生过一场激烈而残酷的搏斗,在混战中,荷鲁斯曾被塞特挖掉了左眼,撕成许多碎片,因此月亮有盈亏。

      上述分数的名称,就是用荷鲁斯眼睛的各个部分表示的,如眼眉表示1/8,眼珠则表示1/4,左右眼睛的一部分就各自代表1/2和1/16。有趣的是,这些碎片加起来却只有63/64,被撕碎的最后1/64的部分是由埃及智慧之神托特施展魔法后填补的。

      埃及单位分数的分子是用嘴的形象符号代表的,通常写在整数的上面,分子的下面是用数学符号书写的整数分母。

      当古埃及人需要用分数时,总是把它们化为单位分数之和。比如,我们今天用3/4和7/8表达的分数,古埃及人则分别写作1/2+1/4和1/2+1/4+1/8。

      古代埃及的纸草书上记录着许多这样的分数运算例子,专门从事计算工作的古埃及书吏在运算之末加上一句套语:“正是如此”,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证毕”。

      由于我们不熟悉古埃及人表达分数的方法,所以感到它很麻烦,但对古埃及的书吏来说并不困难,因为他们已经熟练地并有实效地掌握了这种计算方法。

      但整体上来说,古代埃及这种单位分数的表示形式是复杂的,运算起来繁琐而冗长,因此限制了古代埃及数学的进一步发展。

      3.代数

      许多保存下来的数学演算习题的纸草证明,古代埃及已经有了代数的萌芽,例如,《莱茵德纸草》卷中有一道题为:一个数(古埃及人称未知数为“堆”),它的2/3、1/2和1/7及其全部,共为33,求这个数。

      这道题其实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一个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古埃及人通常用算术就可以解出来。

      上述例题中的未知数,古埃及人称之为“堆”,就是“一堆”的意思,显然跟计算粮食有关。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们习惯于进行具体思维,如他们表示“未知数量的谷物”,就用“一堆谷物”来代表。这说明古埃及人在代数方面已掌握了某些基本知识,同时他们知道怎样计算土地的面积。

      从保存下来的其他数学纸草文献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古埃及人还会解一元二次方程。不过,他们是用纯粹算术方法求解的,只用文字说出题解步骤,说明其理由。

      4.几何

      由于早期的古埃及人必须计算尼罗河每年因泛滥而流失或增加的土地面积,预算谷仓存粮或建筑项目所需砖块数目,便在实用的需要中产生了几何学。“几何学”一词的原意就是“土地的测量”。

      一般的历史学家都承认埃及的几何学,是起源于尼罗河泛滥后土地的重新测量。这一说法最早出自古希腊希罗多德(Herodotus,约公元前484一约前424)。

      说起希罗多德,我们有必要多说两句。

      希罗多德是古希腊的历史学家,从古罗马时代开始,他就被尊称为“历史之父”,这个名称也一直沿用到今天。

      大约在公元前484年,他诞生在小亚细亚一座名叫哈利卡那索斯(Halicarnassus)的古老城市。那是古希腊人早年向海外开拓时建立的一座殖民城市。而哈利卡那索斯,就是今天土耳其穆拉省的港口城市博德鲁姆的旧称。

      由于希罗多德的父亲是一个比较富裕的奴隶主,而他的叔父也是本地一位著名的诗人,因此,希罗多德从小就在物质和文化条件方面都比较好。而他本人学习也比较勤奋,尤其酷爱史诗,早年又受到爱奥尼亚学派(又称米利都学派)文化的熏陶,获得了良好的教育。以上这些,为他将来写下传世名著,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大约从30岁开始,希罗多德开始了一次范围广泛的旅游。他东至两河流域下游一带,南达埃及最南端,西抵意大利半岛和西西里岛,北及黑海北岸。为了维持生活,他还长途行商贩卖物品。每到一地,希罗多德就到历史古迹名胜处浏览凭吊,考察地理环境,了解风土人情,搜罗历史资料。他还喜爱听当地人讲述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他把这一切都记下来,并一直随身带着。

      公元前447年,希罗多德来到了希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雅典。

      当时的雅典,经历了希波战争,政治经济都获得了高度发展,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学术文化更是称雄于希腊世界。希罗多德感到异常兴奋,他积极参加各种集会和政治文化活动,并很快同政治家伯里克利、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等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一次他写的诗还得了奖,赢得了大家的赞誉。

      由于希罗多德崇拜雅典的民主政治,也十分钦佩不久前打败奴隶大国波斯的以雅典为首的希腊城邦,所以,他不停地向有关的人打听战争的各方面情况,收集了很多的历史资料。

      几年后,也就是公元前443年,雅典人在意大利南部建立了一个图里城(Thurii),也就是今天意大利南部的巴西利卡塔自治区(Basilicata)。希罗多德跟随那些雅典移民到了那里。

      在成为这个城邦的公民后,希罗多德便开始潜心撰写《历史》,也就是《希腊波斯战争史》一书。

      《希腊波斯战争史》这部著作是西方第一部历史著作,前半部记述了古代世界二十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概况,后半部则专论希波战争史,是研究古代世界的重要文献。可惜的是,这部历史著作还没有最终完稿,希罗多德便在公元前425年去世了。

      之后,古希腊另一个名人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又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明数学源出于埃及。

      他在《形而上学》(Metaphysics)一书中写道:“在实用的技术发明之后,那些并不直接为了生活的需要满足的科学才会产生出来。它首先出现在人们有闲暇的地方,数学科学最早在埃及兴起,就是因为那里的祭司阶层享有足够的闲暇。”

      希腊晚期的学者普罗克洛斯(Proclus,约410-485年)也写道:“几何学起源于埃及尼罗河泛滥后土地重新测量的需要,正像最早的数字知识由腓尼基人(Phoenician)的商业、契约所引起的一样。”

      此外,公元前1世纪,生活在凯撒大帝和奥古斯都时代的古希腊历史学家狄奥多罗斯以及罗马帝国时代的古希腊哲学史家第欧根尼·拉尔修、新柏拉图主义的杨布里科斯(约250年—约330年)和其他古代学者等都尤为同意希罗多德关于几何学源于古埃及的说法。因此,后人一般认为,几何学是古埃及人发明的。

      事实上,生产实践促使几何学的产生,在埃及并不是唯一的一个例子,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也是一样。例如中国古代(《九章算术》等书),几何图形叫做方田(正方形),直田(或广田,长方形),圭田(三角形),斜田(梯形),圆田(圆),四不等田(不规则四边形)等等,即足以说明面积来自田亩的丈量。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埃及人虽然积累了许多具体的经验,但还没有将几何学上升为一门系统的理论科学。这关键性的一步,有待希腊人去完成。

      古埃及人在几何学上的突出成就是计算圆面积的方法,即用直径减去它的1/9,然后使得数自乘便得出圆的面积,这就等于取π值为3.1605,粗略地接近了后人所算出的比较精确的圆周率(现通常采用的圆周率近似值是3.1416)。

      古埃及人的基本的面积单位是斯塔特(1斯塔特=2735平方米)。

      在计算体积方面,古埃及人在长期的实践中掌握了圆柱体积等于底边面积乘以高的计算方法;在建造金字塔的过程中,他们还学会了计算角锥体或截锥体体积的方法。

      《莫斯科纸草》中的一个例题(例14)就叙述了一个下底边长为4,上底边长2,高为6的正方形截锥体的体积计算方法,这清楚地表明了埃及人已懂得我们今天几何学里的求积公式所表达的方法,不过他们是用文字来叙述计算方法和过程的,他们甚至还可能懂得计算半球的体积。

      不过,古埃及人的几何知识主要带有实用性质,并被广泛应用于土地测量。例如,尼罗河每年泛滥,耕地面积和地形常常变动,田地的界限在泛滥时受到破坏,土地测量人员就用几何方法经常丈量土地,重新划定地界。在战乱期间,地方各州的疆界混乱,更易引起纠纷。

      据相关铭文记载,古埃及第12王朝开国君主阿蒙涅姆赫特一世(公元前1991—前1962年)即位后曾巡行全国,分疆划土,整理赋税,派人担任奥里克里斯州的州长,重新划定州与相临两州的疆界,使其不再相互争夺。

      公元前5世纪,希罗多德曾周游埃及全境,在他所著的《历史》第2卷中,就记有关于古代埃及几何学产生的描述:

      “塞索斯特里斯(拉美西斯二世)在全体埃及居民中把埃及的土地作了一次划分。他把同样大小的土地分配给所有的人,而要土地持有者每年向他交纳租金,作为他的主要收入。如果河水冲跑了一个人分得的土地的任何一部分,这个人就可以到国王那里去把发生的事情报告给他;于是国王便派人前来调查并测量损失地段的面积;这样今后他的租金就要按着减少后的土地的面积来征收了。我想,正是有了这样的做法,埃及才第一次有了量地法(几何学),而希腊人又从那里学到了它。”

      希罗多德的记述,在许多保存下来的古埃及墓室壁画上得到了印证。这些壁画是就绘有测量人员检查土地界石是否有移动和更改,并且用带结的特别丈量的小绳进行土地测量的场面。

      古埃及历史上的新王国时代(第18—20王朝),由于积累了丰富的几何学方面的知识,测量技术有了新的发展。这一时期埃及首都底比斯的贵族坟墓壁画,就有许多描绘国家官员对田地进行测量登记的场面。这些措施不仅重新清查了农民耕种的田亩面积,而且也是国家决定征收赋税的依据。

      古埃及人的数学产生于生活和实践,并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他们计算赋税、丈量土地、测量距离、计算时间,并没有使用更高深的抽象的数学理论,而只是运用简单的算术,以具体图形提供实际的解决办法。

      尽管他们的计算方法非常原始,他们的数字写法十分繁琐,他们却能够计算出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和圆的面积,计算出各种几何图形的体积。

      在建造角锥体和神庙这类建筑活动中,古埃及人显然必须依靠相当精确的数学计算,否则是不会成功的。尤其是建造金字塔所需精确的巨石数目,最能证明古埃及人的数学成就。

      屹立在尼罗河畔的胡夫大金字塔,不仅外观宏大,而且角度、面积、土石压力都经过事先周密的计算。按现代技术测定,其东南角与西北角的高度误差才1.27厘米,如此庞大的建筑工程计算得这么准确,在现代建筑史上也是高水平的。

      综上所述,古埃及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数学知识。每年尼罗河泛滥后重新丈量与分配土地、修凿运河、计算收成和劳工与军队的给养以及进行复杂的天文记录等方面的需要,促进了数学的发展。

      作为一个讲求实际的民族,古埃及人之所以对数学发生兴趣,仅仅是因为数学有实际用途,他们只求能够解决实际的问题,而并非基于任何抽象原理,他们对数学并没有理论上的兴趣。可以说,实用性是古埃及人数学知识的基本特点。

      他们所使用的方法极其原始,因此他们的成就更显得辉煌。这些成就是他们长期经验和知识的积累,虽然缺乏概括的演绎推理,古埃及人也没有形成一套严密的数学理论体系,但是他们在应用数学方面成就显著,贡献甚大,特别是以用数学制定历法,确定节日以及测定金字塔的方位等等。古埃及人以其实用而辉煌的数学成就,对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最后,另一件事可能对于人类的前途可能更加重要,它之于数学可能比所有技术发展都更重要,不过它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这些技术的发展。那就是——人类可能开始意识到,他们说不定可以摒弃在人类初期创造出来的成千上万的不可靠的神祇,给客观存在的宇宙一个理性的解释。

      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的某一天,一位腓尼基人来到埃及,跟随祭司们学习几何数学和哲学。这位腓尼基人出生在古希腊人的殖民地爱奥尼亚地区的城邦米利都,也就是今天的土耳其城市米雷特。

      这个人名叫泰勒斯(Thales,约公元前624—前547年)。古希腊最后一位哲学家普罗克洛斯(Proclus,公元412—公元485)对他有较为详细的介绍,说泰勒斯在埃及看到了几何学的重要性,就把这门学问带到了希腊。

      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提倡理性主义精神和普遍性原则的人,被称为“哲学史上第一人”。泰勒斯还是一个多神论者,认为世间充满了神灵,万物都有生命。

      自从泰勒斯从埃及回到希腊,那里的科学,特别是数学就朝着崭新的革命性的方向突飞猛进地发展。

      不过,尽管最后是由古希腊最早、最伟大的数学家清晰地表达了这种可能性,但是埃及和巴比伦的天文学家和科学家已经有所预见:正是从这里开始,我们人类终于成长起来了。

      这不到一小时,不就是把我们人类历史早期的数学史刷了一遍吗?

      好像也不用买什么书吧?

      持续关注我,每周都有新的系统文化知识更新!

中国的数学教育真的有这篇文章说得如此不堪吗?

      恕我浅薄,原来平方和公式用几何图形来解释才是真的数学?用分配率交换律就不是真的数学了?

      这可真的没法学抽象的数学了吧。

中国的数学教育真的有这篇文章说得如此不堪吗?

      谢邀。

      首先并不觉得美国学生的逻辑水平有文章里说的那么好。我去年TA本科生线性代数,有人学了一个学期的线性代数,死活不理解“如果f(x)=0,那么x=0”和“f(0)=0”这两种说法的区别在哪,要他证某个线性映射是单的,他也给你来一句因为f(0)=0所以blabla。有些人则始终分不清楚diagonalizablematrices和invertiblematrices的区别,这些基本概念的含义上课的时候已经反复强调过无数遍,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记不住这两个单词,总是会弄混。

      美国是个跟中国一样大、多样性比中国更丰富的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阶层的教育水平都不一样。正如我们不能拿人大附中或者某个乡村中学来代表中国的中学教育水平一样,简单地推断:“美国的中学教育都是怎么怎么样”也是毫无道理的事情。私立高中、有钱人读得起的中学自然教育质量更好,而公立中学的教育质量真心是没有保证的。而且不同州的教育情况都不一样。先不说数学,我听说在德州的公立中学的历史课内容里,美国建国史不是必讲内容,德州自己的历史才是必讲内容,所以德州的中学生都有可能不清楚美国是怎么建立的。这显然跟中国人眼里的教育观念差距很大——中国各个省份,不管什么科目,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都是差不多的,课程标准和要求也不会相差太大。而在美国,这种“统一的约束”并不强,好的学校可以教的很好,一般的中学,教得再烂都不奇怪。

      然后再谈谈两国优秀学生的发展和数学研究的差距问题。我注意到,美国真正想学数学的学生,拥有的资源其实是非常多的——AMS会组织各种针对高中生、本科生的夏令营或者别的数学活动,中学生也有机会和一流的数学家面对面交流,一流数学家也愿意指导优秀且喜欢数学的高中生。我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讨论数学教育的时候会有意无意地忽略学术资源硬实力差距的问题。法国俄国能开得起各种数学预科、数学物理中学,是因为他们有这个本钱,他们有足够多的有热情的数学家去做这个事情,美国人搞各种数学夏令营也是因为他们有足够的学术资本。在中国想要复制这一套,首先你请谁来教?国内有足够多的数学家来开展这种数学普及活动么?而且我感觉国内的数学家对数学普及活动也没太多热情,都比较“矜持”,不愿意去和优秀的中学生接触。美国完全不是这样,美国的很多数学教授其实都很热情的,中学生去问他们问题,他不会说“这么蠢的问题你怎么也问的出来”,而是会照顾到对方的知识水平,尽可能把问题解释清楚。说实话,我觉得国内对数学有热情的学生数量是够多的了,然而对数学普及有热情的资质合格的老师不够多,也就是一个供不应求的状况。

      最后再补充一下:不管哪个国家,学不好数学、不喜欢数学的人肯定都是存在的,没必要拿这种事情去黑这个国家的数学水平不行。就算是被捧上天的法国、俄罗斯,照样有很多学生学不好数学,我还真就看过法国人吐槽数学多么难学,上班了终于不用学数学了多么开心。不要动不动就说“某某国的学生数学水平怎么怎么样”。前几天在quora上回答了一个问题,外国人提问“中国人的数学水平是不是都很好”,我直接在下面回复说,你们见到的中国学生大部分是留学生,本来就需要过五关斩六将通过重重选拔考试拿到好的GPA才能来你们国家留学,本来就属于学习能力相对比较强的学生。那些和你们一样在数学课上挣扎的普通学生,你们可是没怎么见过呢。。

数学史的发展历程是怎么的?

      最早的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伦。这些古代文明发展出了简单的数学符号和计数方法,用于计量和建筑工程。例如,古埃及人发明了一种基于十进制的数学符号系统,并使用了简单的几何形状来进行计量。

      古希腊数学家在公元八世纪至公元一世纪之间取得了重大的数学成就。他们发展出了更复杂的几何理论,并对数学进行了系统研究。例如,古希腊数学家Euclid编写了《几何元素》这本著名的数学著作,概括了古希腊几何学的基本原理。

      中世纪的数学家主要是阿拉伯数学家和欧洲数学家。他们翻译并研究了古希腊数学文献,并对其进行了改进和发展。阿拉伯数学家发明了更高级的代数方法,如高精度运算和代数方程。欧洲数学家则着重研究几何和天文学。

      17世纪是数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新数学学派诞生,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开始应用数学方法来研究自然现象。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数学巨匠如斯特林,费马,波兰数学家斯特劳斯基等。斯特林发展了微积分学和函数研究,费马研究了数论,斯特劳斯基提出了抽象代数学。

      19世纪是数学史上又一个重要的时期,出现了很多数学巨匠如欧拉,科茨和卢卡斯等,他们对数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一时期数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出现了许多新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如高斯的矩阵理论,欧拉的微积分,卢卡斯的集合论等。

      20世纪数学发展迅速,数学理论不断深入和拓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数学分支和新的数学工具,如抽象代数,数论,几何,数理逻辑等。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的出现也给数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现代数学正在不断地拓展其领域,并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数学史的发展是持续不断的,新的理论和方法将继续为数学发展做出贡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不断扩大,如金融学、经济学、工程学、医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数学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数学史的发展历程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它揭示了人类对于数学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在这个过程中,数学家们不断地思考、实验、证明和发现新的数学理论和方法,使数学不断发展和演进。数学史的发展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发展的启示。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或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发送到本站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